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移植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探索该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模成功7d后将其移植入受损脑组织边缘,移植后养育14d,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模型取脑组织,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未移植干细胞)的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结果 实验组脑组织受损坏死区域较对照组小,受损周边脑水肿较轻;数据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血管计数多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 移植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能够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并促进血管生长.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帮助脑组织修复.实验验证最短培养周期的原代干细胞早期移植即可应用于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推荐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移植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修复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gR基因沉默静脉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
脑损伤
间质干细胞
骨髓
RNA干扰
基因沉默
模型,动物
大鼠,Sprague-Dawley
NgR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Ⅷ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年,卷(期) 2011,(1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48
页数 分类号 R364.1|R.651.15
字数 23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11.16.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跃亭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86 260 8.0 11.0
2 段虎斌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71 174 7.0 9.0
3 成睿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14 22 3.0 4.0
4 郝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6 8 2.0 2.0
5 皇甫斌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Ⅷ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