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到溶栓时间为6h,在数字血管减影机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出责任闭塞血管,应用小球囊或支架(solitaire)进行血栓碎裂,或取栓后对残余血栓应用微导管进行动脉内溶栓;术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个月后应用牛津残障量表(OHS)进行预后评价.结果 21例患者经过碎栓、溶栓治疗后有17例闭塞血管完全再通,4例未通.术后颅内出血1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但术后2个月应用OHS进行预后评价,其临床症状预后良好占76.19%.且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推荐文章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5例
脑梗死
急性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碎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碎栓 动脉溶栓
年,卷(期) 201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2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1.2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磊 9 17 3.0 4.0
2 隋玲玲 4 9 2.0 3.0
3 宋存峰 10 24 4.0 4.0
4 张斌 7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脑梗死
碎栓
动脉溶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