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亲和层析技术的免疫吸附法是否能有效清除血液循环中特异性抗体,为临床应用免疫吸附法治疗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空肠弯曲菌(CJ)脂多糖(LPS)注射于Wistar大鼠,诱发实验性周围神经病;获取免疫血浆;以LPS作为配体与Epoxy-activated sepharose 6B亲和介质偶联制作亲和层析柱;利用ELISA法检测过柱前后免疫血浆抗体滴度,并提纯抗体;再将正常大鼠血浆(对照组)、特异性抗CJ LPS-IgG(特异性抗CJ LPS-IgG组)、特异性抗CJ LPS-IgG加正常大鼠血浆(特异性抗CJ LPS-IgG加正常大鼠血浆组)、CJ LPS免疫6周后免疫血浆(CJ LPS免疫血浆组)、免疫吸附后血浆(免疫吸附后血浆组)注射于Wistar大鼠神经外膜下,注射后7d取其坐骨神经做病理检查.结果 阳性的特异性抗CJ LPS-IgG血浆流过亲和层析柱后,所有管流出液中特异性抗CJ LPS-IgG均为阴性.特异性抗CJ LPS-IgG组原纤维病变率为24.7%,明显高于对照组(4.6%);免疫吸附后血浆组原纤维病变率为13.1%,高于对照组(4.6%),明显低于CJ LPS免疫血浆组(62.5%)(P<0.01或<0.05).结论 亲和层析技术的免疫吸附法能有效清除循环抗体,将成为治疗吉兰一巴雷综合征的重要方法.
推荐文章
不同方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愈后
复发
儿童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治疗
吉兰-巴雷综合征
感染
免疫球蛋白
17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
体温
心率
呼吸
肌力
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吉兰-巴雷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吸附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实验性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免疫吸附技术 亲和层析 大鼠
年,卷(期) 201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分类号 R745.43
字数 3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1.4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淑兰 8 51 4.0 7.0
2 高玉兴 16 204 6.0 14.0
3 张新颖 12 43 5.0 6.0
4 温兆春 11 31 3.0 4.0
5 王学禹 19 105 6.0 9.0
6 姚春美 3 12 1.0 3.0
7 孙文秀 9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免疫吸附技术
亲和层析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