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苟子(公元前325—236年),在他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语言中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也发生大的变革,就名的产生、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先秦诸子百家纷纷各抒己见,提出了多种看法。《苟子·正名》“旺是因此而作,他阐述了“名”的来源,名与物的关系,以及守名的目的。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名学理论,提出制名,意在将儒家固有的礼制传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体现一种思想多元化、开放式的格局。
推荐文章
荀子《正名》在当今社会的启示
荀子
正名
名副其实
约定俗成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
教育思想
独特
创新
荀子非子思孟轲案再鞫
荀子
非十二子
韩诗外传
中美广告语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比较初探
广告语言
文化
文化价值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荀子·正名》体现的语言观
来源期刊 科技信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语言观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制度 社会伦理道德 客观事物 多元化 开放式
年,卷(期) 2011,(18)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社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I0155-I01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B2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观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制度
社会伦理道德
客观事物
多元化
开放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信息(学术版)
旬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63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504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