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改良术式对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 20例患者经后外侧(Gibson)入路行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处理外旋肌群时仅切开闭孔内肌、下孖肌、闭孔外肌、股方肌,保留完整的梨状肌、上孖肌,并以上孖肌止点为支点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术后进行6-24个月的随访.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髋关节后脱位,患侧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改良术式保留和修复了后方关节囊、外旋肌群的完整性,有助于降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髋关节
置换
大转子
改良
前外侧切口入路
改良Hardinge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Hardinge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评估
手术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微创小切口
出血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改良术式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改良术式 后脱位
年,卷(期) 2011,(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
页数 分类号 R687.3
字数 2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52.2011.1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立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17 53 4.0 6.0
2 吴庆光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医院骨科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改良术式
后脱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