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X线检查,CT检查4例,MRI检查2例.结果 6例均位于长骨干骺端,包括胫骨3例,股骨2例,肱骨1例,其中5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及皮质下,X线、CT表现为偏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病灶累及骨皮质及骨髓腔,X线、CT表现为中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结论 典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病灶内及周围骨质结构情况;MRI在显示骨髓腔及软组织方面明显优于X线、CT.干骺端纤维性缺损具有明显影像学特征.
推荐文章
儿童干骺端致密带征原因的X线诊断
儿童
骨异常
干骺端
放射摄影术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与CT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
放射摄影术
CT
颅内囊肿的病理-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颅脑
囊肿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
页数 分类号 R681|R445
字数 1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11.21.0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永伟 解放军253医院放射科 7 29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