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的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48例中药药品ADR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其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ADR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68.8%),其次为肌肉注射(22.9%),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最小;ADR累及主要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最为常见(47.8%),其次为消化系统(14.5%)、神经系统(10.4%);本组48例患者完全治愈43例(89.5%)、好转4例(8.4%)、留有后遗症1例(2.1%).结论: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临床工作应根据用药规律进行不良反应的规避,以降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4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
合理用药
2006年我院10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统计分析
125例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三代头孢菌素
统计分析
2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监测
安全用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良反应(ADR) 中药 用药安全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1
页数 分类号 R917
字数 19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祥荣 1 0 0.0 0.0
2 刘世林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良反应(ADR)
中药
用药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