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退耕还林项目引起了土地植被与土地利用景现方面的快速变化,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998-2005年,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方式研究该项目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脆弱景观生态系统修复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植被盖度从1998年的29.7%上升到2005年的42.2%.但是,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可能正在加剧了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导致人工林地植被覆盖度和植物种类减少.退耕、禁牧对植被覆盖恢复的贡献最大,而人工造林对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植物多样性,人工造林时必须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人工造林相比,降低耕作和放牧强度是半干旱地区恢复退化植被景观系统的首要手段.在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人工造林应该限制在种植乡土树种或其他一些低耗水植物种类,减少土壤水分消耗、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比如利用半干旱草原自然植物群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小灌木,以及苔藓等低耗水物种进行生态修复.
推荐文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陕北地区
时空演变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退耕还林(草)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退耕还林
生态文明建设
新一轮
规模分析
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水资源
粮食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耕还林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农业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人工造林 半干旱地区 环境恢复 退耕还林项目 土壤湿度 植被覆盖度
年,卷(期) 2011,(27)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分类号 F323.2
字数 5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966.2011.27.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造林
半干旱地区
环境恢复
退耕还林项目
土壤湿度
植被覆盖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农业
旬刊
1000-6966
11-2222/S
大16开
北京市
2-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1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81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