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推荐文章
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试验
板栗
胴枯病
调查
防治
闽西板栗胴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胴枯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利用嫁接技术防治烟草青枯病试验研究
烟草青枯病
烟草嫁接
防治效果
板栗病害周年综合防治技术
板栗
周年
病害综合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嫁接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板栗 嫁接 胴枯病 调查 防治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3
页数 分类号 S431.16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01.0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栗
嫁接
胴枯病
调查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