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立油田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最西端,扶杨油层包括扶余油层以及杨大城子油层,油层厚度约500 m,是新立油田主要目的层.通过岩心、测井、录井、钻井、试油以及PVT资料的研究,对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油层展布有系统性认识.研究认为,储层物性条件差,孔隙度与渗透率都很低;油层分布范围广,平面连通性好,但单井有效厚度差异大,主体中心区厚度较大,并向周边逐渐减薄.油藏的控制因素由于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东西向油藏主要受到构造和断层因素控制,形成构造油藏以及断块油藏;南北向油藏含油范围与构造范围分布不统一,主要受岩性控制,发育有岩性油藏.新立油田扶杨油层整体属于构造——岩性油藏.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加大沉积预测以及地震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综合性的地震地质分析和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推荐文章
新立油田扶杨油层成岩储集相研究
新立油田
成岩作用
成岩储集相
孔隙演化
扶杨油层超前注水试验
扶杨油层
超前注水
地层压力
注水强度
产能
肇州油田扶杨油层油气富集规律
扶杨油层
构造特征
沉积特征
油气富集规律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沉积体系
沉积相
扶杨油层
肇州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立油田扶杨油层油藏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藏特征 新立 裂缝 物性特征
年,卷(期) 201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71-8574
页数 分类号 TE122.113
字数 2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1.3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吉余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8 35 4.0 5.0
2 张惠瑜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 4 1.0 2.0
3 李朝晖 7 36 4.0 6.0
4 周鹏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0 0.0 0.0
5 宋学会 2 0 0.0 0.0
6 王春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藏特征
新立
裂缝
物性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