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颞下经岩经小脑幕入路与经岩乙状窦前入路的特点,并结合文献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骑跨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颞下经岩经小脑幕入路5例、经岩乙状窦前入路4例,以这两种入路术后面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的例数为指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无颅内感染、无手术死亡,术前颅神经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48个月,次全切除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两种入路术后面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两种入路各有特点,术后面神经损伤、脑脊液漏与入路本身无关,主要取决于术者扎实的显微手术基本功和丰富的显微手术经验;选择入路时,应根据肿瘤的特点及患者的体质综合分析,遵循个体化、微侵袭治疗原则.
推荐文章
骑跨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
功能保留
硬膜间入路
硬膜下入路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鞘瘤
诊断
显微手术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
脑神经肿瘤/诊断
脑神经肿瘤/外科学
神经鞘瘤/诊断
神经鞘瘤/外科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骑跨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两种手术入路的比较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鞘瘤 颅窝,中 颅窝,后 手术入路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6-2218
页数 分类号 R739.4
字数 24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1.12.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新根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98 318 9.0 13.0
2 邓小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鞘瘤
颅窝,中
颅窝,后
手术入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