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全麻患者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45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分别对应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为0.4 ng/mL、0.6 ng/mL、0.8 ng/mL.观察3组病例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3、5分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T1时点外,Ⅰ组和Ⅱ组患者SBP、DBP、HR在其他各个观测时点较基础值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在T1、T4时点SBP、HR较其他观测时点明显下降(P<0.05).Ⅰ组和Ⅱ组较Ⅲ组SBP、DBP、HR在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效应室靶控浓度为0.4及0.6ng/mL的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为全麻患者在诱导期间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室浓度进一步增加到0.8ng/mL会产生明显的心血管抑制.
推荐文章
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对异丙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麻醉和镇痛
二异丙酚
药物释放系统
血流动力学过程
异丙酚、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全麻诱导
血流动力学
异丙酚
依托咪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5-966
页数 分类号 R614
字数 1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宝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13 53 4.0 6.0
2 陈丽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6 15 3.0 3.0
3 林冠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