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悲剧之死和上帝之死的比较来揭示,前后期尼采的两种死亡论说所关系到的都是他所忧心的文化问题.两种论说的差别又在于,前者关系到希腊文化的没落,而后者所象征的是基督教的式微.狄奥尼索斯所代表的悲剧精神表现了希腊世界的神性观,而上帝则代表着基督教世界的神性观.上帝死了不是一个无神论的宣称,而是一个文化神学的判断.尼采所关切是以神性为基础的文化问题,他希望通过狄奥尼索斯的重生来为未来文化奠基.
推荐文章
《杨修之死》教学三疑
杨修
曹操
大智慧
小聪明
试论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成就
翻译
戏剧
观众
归化
简练
口语
性格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悲剧之死与上帝之死——比较尼采的两种死亡论说
来源期刊 青春岁月 学科
关键词 悲剧 上帝死了 神性 文化神学 狄奥尼索斯
年,卷(期) 2011,(22) 所属期刊栏目 社科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明锋 8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悲剧
上帝死了
神性
文化神学
狄奥尼索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春岁月
旬刊
1007-5070
13-1035/C
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9
总下载数(次)
41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