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6例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4例;A组给予雷贝拉唑20mg;B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C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D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4组均每日晨服1次、连服7天.记录用药后3天、7天患者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判定诊断;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雷贝拉唑组治疗3天后的症状积分下降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治疗7天后的症状积分下降与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埃索美拉唑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试验患者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为用于GERD诊断的PPI试验药物,较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更快速,能更早显示诊断价值.
推荐文章
雷贝拉唑钠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所致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咽炎
蓝芩口服液
雷贝拉唑钠
雷贝拉唑服药频次对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比较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烧心
反流
服药频次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
消化疾病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
铝碳酸镁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消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贝拉唑试验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意义
来源期刊 当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贝拉唑 PPI试验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年,卷(期) 201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1
页数 分类号 R571
字数 24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11.36.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利兵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68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贝拉唑
PPI试验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11-444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 3层8308室
82-82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936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2156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