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配置人工模拟行带式黑沙蒿防风阻沙效益的差异,为沙区人工植被建设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模拟了3种不同配置的沙蒿灌丛,对其剖面风场以及输沙率进行观测.[结果]单行配置防风效能较低,双行和3行配置防风效能较高,且随着风速的增大,3种配置林带的防风效能都呈递减趋势.林带能有效增加粗糙度,在林带后的粗糙度呈递减趋势.从输沙率来看,双行和3行配置也优于单行.单行矮林在其背风面7H内都能减少风蚀,而双行和3行矮林在其背风面10H处都能有效减少输沙率,防控风蚀.[结论]在沙区沙蒿林营造中,生产配置上侧重双行一带的行带式配置,使其疏透度在45%左右,带距在7H~10H为宜.
推荐文章
沙蒿与油蒿灌丛的防风阻沙作用
固沙植物
沙蒿
油蒿
空间结构
风速
积沙量
不同配置方式沙蒿灌丛对土壤风蚀影响的对比分析
毛乌素沙地
配置方式
土壤风蚀
沙蒿灌丛
基于防风效益的毛乌素沙地沙柳灌丛平茬方法优选
侵蚀
优化
沙柳
平茬
防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行带式沙蒿灌丛的防风阻沙效益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沙蒿 行带式 配置格局 防风效能 粗糙度 输沙率
年,卷(期) 2011,(18)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35-11037
页数 分类号 S157.1
字数 3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18.1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沙蒿
行带式
配置格局
防风效能
粗糙度
输沙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