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求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性味归经的配伍特点,以期为黄褐斑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所搜集到的374个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内服方剂,按证候的不同分为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血瘀、脾虚湿盛以及其他等五种类型,对其所用药物药对的性味归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以肝郁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处方为主,配伍药物主入肝经,兼入肾、脾、心经;性多温、平;味多辛、甘.结论:可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对黄褐斑进行辨证施治.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中医治疗黄褐斑研究述评
黄褐斑
中医治疗
内治法
外治法
内外并治
黄褐斑中医治疗进展
黄褐斑
中医治疗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药对配伍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褐斑 药对配伍 性味归经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7-309
页数 分类号 R758.4+2
字数 2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455.2011.02.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80 579 14.0 21.0
2 钟慧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6 68 6.0 8.0
3 卢瑶瑶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7 49 4.0 7.0
4 梁培干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48 4.0 6.0
5 肖琴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48 4.0 6.0
6 曾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7 51 4.0 7.0
7 莫琴仙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48 4.0 6.0
8 彭晓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药对配伍
性味归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