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裂叶牵牛花色、叶色等变化机理.[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利用PCR技术从裂叶牵牛蓝白相间突变株动叶组织中扩增出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Tpn.[结果]田间调查结果发现,变异株的F3代发生分离,叶色突变并不影响花色的变化;PCR扩增结果表明,以蓝白、纯蓝、大花基因组DNA在330 bp处各有1条特异带,而春光、白雪、平安红、垂蔓都没有特异带出现.[结论]变异株重组质粒序列为裂叶牵牛的转座子序列片段.
推荐文章
水稻披叶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水稻
披叶突变体
研究进展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的形态学鉴定
水稻
SRG突变体
花发育
形态学
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
水稻
脆性突变体
纤维素
水稻紫叶突变体PLM的表型与遗传研究
紫叶水稻(Oryza sativa L.)
突变体
PLM
遗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叶牵牛突变体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裂叶牵牛 转座子 克隆
年,卷(期) 2011,(28)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4-17216
页数 分类号 S681.6
字数 2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28.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小平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99 731 13.0 20.0
2 李叶峰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11 52 5.0 6.0
3 刘晓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9 19 3.0 4.0
4 彭丽媛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叶牵牛
转座子
克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