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结果表明,蜀云杉松球蚜危害与海拔、坡向、树龄、林种有密切关系.随海拔升高其危害率递增,当海拔达到3 900m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危害率递减;阴坡、半阴坡危害率最大,阳坡、半阳坡危害率略低;树龄在11~20年危害加重,20年以上危害逐渐下降;蜀云杉松球蚜主要危害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的嫩梢.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消长规律变化与温度、湿度的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在有效积温范围内,温度较高时,松球蚜的发育快,性成熟早,寿命短,产卵期也短;温度较低时,发育慢,性成熟晚,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湿度要求在60%~90%,对其发育非常有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越冬虫口基数越大,翌年发生量也越大,危害程度相应更为严重,反之则轻.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数量年周期变动有一定规律性,每隔3~4年大发生1次,有虫株率、虫梢率(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造成当年危害严重.
推荐文章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
落叶松球蚜
云杉
防治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
落叶松球蚜
云杉
防治
竹色蚜研究初报
竹色蚜
生物学特性
笋用竹
枸杞炭疽病发生规律试验观察初报
枸杞炭疽病
发生规律
观察初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初报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蜀云杉松球蚜 发生规律 高原丘原林区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7
页数 分类号 S763.712.2
字数 2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11.07.09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蜀云杉松球蚜
发生规律
高原丘原林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