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铅的工业污染来自矿山开采、冶炼、橡胶生产、染料、印刷、陶瓷、铅玻璃、焊锡、电缆及铅管等生产废水和废弃物。铅对人体有多个方面的危害一是慢性中毒,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铅侵犯神经系统后,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脑血管缺氧而死亡;二是致癌、致突变,对人来说铅是一种潜在性泌尿系统致癌物质,而且会对人体DNA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三是急性中毒,人体如果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铅则会胃疼,头痛,颤抖,神经性烦躁,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更为严重的是,铅慢性中毒的初期症状很不明显,血液铅浓度如果低于一定浓度则毫无症状,因此发病的时候往往中毒已经很深,尤其是对儿童危害甚大。[1]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水中铅的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我国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为10μg/L。目前去除水中铅的主要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沉淀过滤和生物吸附等方法。[2]纳滤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能耗低,无需添加药剂等多种优点。本章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纳滤技术应用于水中铅的去除,测试自制膜,海德能ESNA1纳滤膜和陶氏NF200纳滤膜对微量铅的去除效果,以期为铅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的用水安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过滤
第二级利用
微量有机物
影响因素
氯接触氧化过滤去除原水中锰的试验研究
原水
除锰
过滤
氯接触氧化
应急处理
低成本生物材料去除废水中铅的研究探讨
生物吸附剂
吸附
含铅废水
废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滤去除水中微量铅的研究
来源期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1,(35)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与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2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嵩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旬刊
2095-2104
11-9313/TU
16开
北京市
80-307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962
总下载数(次)
847
总被引数(次)
1728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