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制定三峡麦8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麦新品种三峡麦8号为试材,采用5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基本苗数5项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模拟寻优找出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结果]建立了重庆市万州区三峡麦8号综合栽培措施的产量数学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258,达极显著水平;5项栽培措施中播期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影响显著,施磷量、施钾量和基本苗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三峡麦8号产量在4 282.05 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为:11月3~6日播种,基本苗207.36万~212.64万株/hm2,施纯氮量55.38~190.38 kg/hm2,施磷量71.70~78.30 kg/hm2,施钾量57.36~62.64 kg/hm2.
推荐文章
小麦新品种先麦8号
小麦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
郑麦9023
宛麦369
农业科学院
中早熟品种
种子公司
杂交育成
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
临麦9号
高产栽培
技术规程
小麦新品种徐麦2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
徐麦28号
特征特性
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新品种三峡麦8号优化栽培措施研究及模型建立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三峡麦8号 栽培措施 优化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11,(19)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与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25-11427
页数 分类号 S512.1+1
字数 3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19.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英 6 55 3.0 6.0
2 孙学映 18 78 5.0 8.0
3 陈光蓉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麦8号
栽培措施
优化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