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壳聚糖(TiO2-MWNT-CS)复合物,待于后在其TiO2 -MWNT-CS修饰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均匀而致密的纳米铂(Pt),然后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于修饰电极表面,最后,为了防止酶的泄漏和干扰物质的干扰,将Nafion滴涂于修饰电极表面,制得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在3.0×10-6 ~ 1.45×10-3mol/L范围内对葡萄糖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7 (n=15),检测下限为9.5×10-7 mol/L( S/N=3).由于纳米粒子间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推荐文章
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粉体技术
纳米材料
制备
改性
复合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多壁碳纳米管
二氧化钛
负载
分散性
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处理海洋柴油污染的研究
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
海洋柴油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钛与碳纳米管协同作用的葡萄糖生物传感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碳纳米管(MWNT) 纳米铂(Pt) 协同作用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8-1483
页数 分类号 O657.1
字数 3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2.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小梅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43 90 4.0 6.0
2 邓祥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37 75 4.0 5.0
3 吴狄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18 5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碳纳米管(MWNT)
纳米铂(Pt)
协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