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去除最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对预防血液细菌污染所起的作用,以减少血液的细菌污染.方法 用具有小型转移袋的血袋采集血液,以小型转移袋中的最初血液为研究样本,用Bacter/Alert 3D进行细菌培养检测,ATB Express及其配套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总共培养937样本份.培养阳性的样本相对应的所有血液成分立即找出并进行培养鉴定.对采血环境、采血员和献血者的菌检样本用普通平皿培养并鉴定.结果 932份血液样本中,有2份(91号和527)号培养结果为阳性G菌种鉴定分别为头葡萄球菌和EF杆菌,污染率为0.2%.两个阳性样本相对应的血液成分培养显示全无细菌生长.通过对空气、采血员手指和献血者进针区的检查.91号样本污染来源很可能是献血者的皮肤正常菌群;527号样本污染来源还不能确定.结论 血液细菌污染率采血最初采集的10 ml血液密切相关,加强无偿献血者选择,做好采血前皮肤清洁消毒工作,并去除最初采集的小部分血液能有效地降低了血液细菌污染率.
推荐文章
全血细菌污染调查及预防措施
血液
细菌污染
细菌培养
采血过程中细菌污染的来源和预防
血液采集
细菌污染
预防
食品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食品
细菌污染
种类
途径
危害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细菌污染调查和预防措施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与控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 污染细菌 预防措施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8
页数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
污染细菌
预防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与控制
月刊
1673-9388
15-1350/R
16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备路邮政支局16号信箱
16-294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7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