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实验模型中观察到的麻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在临床环境中仍未被证实.现有的实验显示,非受体酪氨酸激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参与了麻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在应用七氟醚对脑组织进行预处理时,FAK以及脑缺血时间是否发挥了作用.方法 大鼠急性海马脑片进行氧糖缺失处理(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时间逐步增加(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5分钟、50分钟、60分钟),继之行再灌注1小时.OGD启动前3小时进行七氟醚预处理(浓度为10-4M,1小时).免疫印迹法测定FAK以及caspase 3(凋亡级联反应启动的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荧光测定细胞死亡.结果 PI免疫荧光与caspase3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直至缺血时间超过30分钟后达到封顶效应.七氟醚预处理(10-4M)使FAK表达增加,并显著减轻了缺血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的PI免疫荧光以及caspase3表达水平的增加.相反,缺血时间超过30分钟后不再观察到这种保护效应.七氟醚预处理前60分钟以及整个预处理过程中使用4-氨基-5-(4-氯苯基)-7-(t-丁基)吡唑[3,4-d]嘧啶(PP2,10-5M,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削弱了七氟醚在caspase3以及PI免疫荧光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 在氧糖缺失的急性大鼠海马脑片中,临床相应浓度的七氟醚的预处理效应与FAK密切相关,并且只在缺血时间短于30分钟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
推荐文章
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
七氟醚预处理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质丝/苏氨酸激酶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异氟醚
预处理
脑缺血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增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ATP的贮存
挥发性麻醉药缺氧/复氧心肌保护三磷酸腺苷(AT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七氟醚预处理对氧糖缺失大鼠海马脑片的影响:酪氨酸激酶和缺血时间的作用
来源期刊 麻醉与镇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镇痛
双月刊
1673-3134
11-5377/R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