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TCAP氢同位素分离原理及系统小型化要求,设计了一套小型氢同位素分离装置.采用分离柱外室中螺旋型电阻加热器对Pd/K分离柱进行加热,利用低温恒温槽中的低温无水乙醇在外室中循环冷却分离柱.采用西门子PLC模块,根据程序设定对TCAP分离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在参数优化的条件下,研究了全回流及生产模式下的分离效率.研究发现,设计的小型氢同位素分离系统实现了稳定的分离柱加热-冷却循环,循环时间为0.25h.在生产模式下,由氘纯度为80%的原料气可分离出氘纯度99.5%产品气,生产效率可达8.7 mL/h.低氘含量H-D混合气(D%=20%)同样能实现明显的氘浓缩效果(产品气D含量达99.0%).
推荐文章
用于氢同位素分离的置换色谱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氢同位素分离
置换色谱
分离材料
低温制备气相色谱法分离氢同位素
气相色谱
同位素分离
Al2O3分离柱
金属氢化物法分离氢同位素研究进展
氢同位素
金属氢化物
分离
研究进展
气相色谱法在氢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
氢同位素
气相色谱法
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CAP氢同位素分离装置的小型化及分离性能
来源期刊 同位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氢同位素 分离 热循环吸附方法 系统设计 分离性能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分类号 TL92
字数 3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兴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23 496 10.0 16.0
2 梁建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30 63 4.0 5.0
3 余铭铭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8 9 2.0 3.0
4 张玲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39 88 5.0 7.0
5 王伟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0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氢同位素
分离
热循环吸附方法
系统设计
分离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位素
双月刊
1000-7512
11-2566/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82-6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