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施行的601例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临床经验.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实施胸腔镜辅助或直视微创心脏瓣膜手术601例,其中二尖瓣成形术174例,二尖瓣置换术26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手术26例.二尖瓣手术径路为经第四肋间右胸前外侧切口(4~6 cm),主动脉瓣手术径路为经第三肋间右胸骨旁横切口(4 ~5 cm)或胸骨上段切口(6~8 cm),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径路为经胸骨上段切口(6 ~8 cm),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径路为经第三肋间右胸骨旁横切口(6~8 cm).大部分手术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部分胸骨上段切口手术采用升主动脉直接插管.结果 院内死亡6例,分别为3例二尖瓣置换术和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功能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2例.3例患者因术野暴露困难延长手术切口;3例因右侧胸腔粘连、l例因股动静脉插管失败、1例因出血难以控制导致中转胸骨正中切口.2例二尖瓣成形后术中食道超声提示残余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改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再次开胸止血8例,余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84.4±29.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2.6±23.4)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47.8 +21.1)min,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4±6.4)h,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334.4 +316.4)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4.1)d,75.8%(455/601)患者住院期间未接受任何血制品输注.术后随访2~38个月,随访率93.3%,因抗凝并发症导致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2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现轻度瓣周漏,均保守治疗,另有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中重度瓣周漏,予行Bentall术,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采用微创径路在胸腔镜辅助或直视下可完成大部分单瓣膜手术,可实施多种复杂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可顺利完成房颤单极射频消融手术,选择合适患者也可完成双瓣膜或Wheat手术,主要适用于有美容要求的患者、有胸骨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部分既往有心脏手术病史的患者.微创瓣膜手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能缩短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血制品的使用,加快术后心理和生理康复,值得临床选择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