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细水雾抑制熄灭火焰过程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是评价细水雾灭火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受限空间内细水雾抑制熄灭障碍火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细水雾抑制熄灭火焰过程中一氧化碳生成率存在两种控制模式,即燃料控制模式和细水雾流量控制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燃料控制模式下,一氧化碳生成率随着燃料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细水雾控制模式下,一氧化碳生成率随着细水雾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为了获得两种控制模式的临界转变条件,对燃料控制模式和细水雾控制模式的临界工况进行水蒸气含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一氧化碳生成率控制模式转变的水蒸气含量临界范围与Suh and Atryeya理论基本一致,即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分数达到25%~65.5%时,水蒸气对火焰的作用从化学作用转为物理作用,一氧化碳生成率控制模式开始转变.
推荐文章
大气一氧化碳监测系统
大气
一氧化碳
监测
一氧化碳在镍表面的吸附
吸附
分波态密度
态密度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
一氧化碳
中毒
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
发病特点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受限空间内细水雾抑制熄灭火焰过程中一氧化碳的生成率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细水雾 灭火 一氧化碳 生成率 受限空间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0
页数 分类号 X932
字数 36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光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8 3475 29.0 49.0
2 李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662 13.0 25.0
3 黄咸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4 王喜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4 606 16.0 23.0
5 杨天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水雾
灭火
一氧化碳
生成率
受限空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