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汾河水质、入河排污量监测的基础上,选取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以掌握汾河复流前后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各水功能区为基本计算单元,分析计算水功能区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水域纳污能力,进而提出汾河复流后各行政分区的污染物限排总量及污染物削减率.结果表明:复流后各功能区COD和NH3-N限制排污总量分别为25 139 t/a和1 158 t/a,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24 704t/a和7 857 t/a,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9.6%和87.2%.若各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后,COD、NH3-N仍要削减15 936 t/a和4 356 t/a.
推荐文章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
城市水环境
计算模型
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
集对分析
改进的熵值法
指标体系
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淮河流域
水环境
承载能力
三峡水库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和分析
水环境承载能力
三峡水库
评价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西汾河复流前后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来源期刊 水资源保护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环境 复流 入河排污量 纳污能力 削减率 山西省 汾河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86
页数 分类号 X32
字数 3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泽宇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6 36 3.0 6.0
2 梁存峰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环境
复流
入河排污量
纳污能力
削减率
山西省
汾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保护
双月刊
1004-6933
32-1356/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
28-2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4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