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筛选癌前病变逆转药物,观察家兔颊黏膜上皮在此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12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48只家兔为实验组,将含有致癌剂二甲基苯并蒽(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溶液及药膜涂抹或贴附于口腔颊黏膜;给药16周后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扫描.再随机选取实验组中的32只进行药物逆转实验,12周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扫描.结果 涂抹二甲基苯并蒽16周后,家兔颊黏膜粗糙充血,局部可见增厚白斑,Ⅱ-Ⅲ 级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64.6%(31/48).不典型增生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内异染色增多,线粒体水肿.药物逆转实验第12周,全反式维甲酸组病变进展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莱特组可见病变逆转,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DMBA可成功制备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可有效逆转癌前病变.
推荐文章
家兔颊黏膜癌前病变逆转研究
颊黏膜
癌前病变
全反式维甲酸
康莱特注射液
全反式维甲酸逆转家兔颊黏膜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口腔黏膜
癌前病变
全反式维甲酸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Bcl-2
建立家兔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模型初探
颊黏膜
癌前病变
二甲基苯并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兔颊黏膜上皮癌前病变模型制备及药物逆转超微结构观察
来源期刊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颊黏膜 癌前病变 二甲基苯并蒽 全反式维甲酸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8
页数 分类号 R73-3
字数 40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明利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27 96 6.0 8.0
2 王士杰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138 906 15.0 20.0
3 徐志彬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21 45 5.0 6.0
4 丛庆文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17 107 6.0 10.0
5 高扬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17 118 3.0 10.0
6 尔丽绵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 18 6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颊黏膜
癌前病变
二甲基苯并蒽
全反式维甲酸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月刊
2095-5227
10-1117/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82-88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