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国内外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所使用的维替泊芬剂量是由TAP及VIP小组提出的依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得出的,部分临床研究表明该剂量治疗CEC可引起一些局部不良反应或损伤正常组织,因此探索维替泊芬的有效、安全剂量非常重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标准剂量、半剂量及1/3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OCT检查诊断为CEC的患者90例9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半剂量组和1/3剂量组,每组各30例30眼,分别接受6、3、2 mg/m2维替泊芬PDT治疗.治疗后3个月进行复查,如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扩大或复发,给予重复治疗.结果 标准剂量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MAR)为0.44±0.36,视力提高者20例,占66.67%;稳定者8例,占26.67%;下降者2例,占6.67%.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9,P=0.000).治疗后CNV消失者19例,占63.33%,大部分消失者7例,占23.33%;部分消失者3例,占10.00%;未消失或扩大者1例,占3.33%.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值为(296.27±81.84) μm,治疗后CFT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8,P=0.000).标准剂量组中8例接受了二次PDT治疗,复发率为26.67%.半剂量组术后BCVA为0.36±0.30,术后视力提高者18例,占60.00%;稳定者11者,占36.67%;下降者1例,占3.33%.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4,P=0.000),术后CNV消失或完全消退者16例,占53.33%;大部分消失者8例,占26.67%;部分消失者5例,16.67%;未消失或扩大者1例,占3.33%.治疗后CFT值为(266.17±70.83) μm,治疗后CFT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3,P=0.000).半剂量组中10例接受重复治疗,复发率为33.33%.1/3剂量组术后BCVA为0.57±0.30,术后视力提高者8例,占26.67%;稳定者12例,占40.00%;下降者10例,占33.33%.治疗后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6,P=0.596).CNV消失或完全消退者8例,占26.67%;大部分消失者8例,占26.67%;部分消失者6例,占20.00%;未消失或扩大者8例,占26.67%.治疗后CFT值为(327.00±78.27) μm,治疗后CF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2,P=0.354).1/3剂量组中14例接受2次治疗,8例接受3次治疗,复发率为73.33%. 结论 半剂量与标准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CEC的疗效和安全性接近,采用半剂量治疗可以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但1/3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CEC的疗效不明显.
推荐文章
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半量维替泊芬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学疗法
维替泊芬
中药联合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CSC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中药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维替泊芬 光动力疗法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0-1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2.1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昌运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55 170 7.0 8.0
2 游志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112 486 10.0 14.0
3 章余兰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18 6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替泊芬
光动力疗法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89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