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医药临床杂志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推荐文章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探析
缺血性中风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血脑欣胶囊
急性缺血性中风
气滞血瘀证
中医证候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颈动脉硬化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清热化瘀Ⅱ号方
缺血性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中医证候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证候客观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2
页数 分类号 R25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06)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临床杂志
月刊
1672-7134
34-1268/R
大16开
198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8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