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灌注成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评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推拿治疗16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男94例,女73例.年龄31~68岁,中位数44岁.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排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①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本组167患者治愈32例,显效97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②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治疗前本组240支椎动脉形态学有异常改变,涉及167例患者.40支椎动脉血管纤细;30支走行异常,其中5支椎动脉起源异常,17支椎动脉从C5入横突孔,3支椎动脉入颅途径异常,5支椎动脉未与对侧椎动脉汇合,分别衍生为大脑后动脉;35支椎动脉因骨质增生压迫、移位,其中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25支,横突孔骨质增生压迫10支;10支椎动脉因骨骼发育畸形受压,其中椎体融合畸形压迫2支,寰椎后弓畸形压迫5支,C2横突孔狭窄压迫3支;15支椎动脉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纤维束带牵拉移位;110支椎动脉不规则狭窄.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定为治愈和显效的129例患者中,椎动脉纤细者35例37支血管中17支血管管径增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5例8支血管,管径无明显变化;骨性压迫者17例32支血管,22支血管管径增大;纤维束带牵拉者10例15支血管,7支血管管径增大;椎动脉不规则狭窄者62例90支血管,70支血管管径增大.③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治疗前本组167例患者中除18例CT灌注成像参数正常外,其余14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性改变.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前CT灌注成像检查显示有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性改变的149例患者中,疗效评定为治愈和显效的患者127例,CT灌注成像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疗效评定为有效的患者13例,CT灌注成像参数略有改观;疗效评定为无效的患者9例,CT灌注成像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CT血管造影联合灌注成像可显示患者椎动脉的形态及血流改变,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椎动脉本身及其供血区域的血供变化,可准确反映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