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CTAB和TritionX-100复配表面活性剂在氯仿作为溶剂时,增溶离子液体bmimBF(IL)时所形成非水微乳液的电导性质,并且与含水体系的微乳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非水微乳液中,随着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经历了IL/O型微乳液、双连续相、O/IL微乳液三种状态,并且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此结论进行了验证.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在IL/O型微乳液阶段电导率随着CTAB的摩尔分数(α)增大而增大,在双连续相和O/IL微乳液阶段,体系的电导率随着α增大而减小.在含水微乳液中,只出现O/W型微乳液,而且随着增溶水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下降.增溶水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导率随着α值增大而增大.
推荐文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动态光散射法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的实验与分析
乳液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
DLVO理论
HLB规则
多元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分子热力学模型研究
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分子热力学
临界胶束浓度
Flory-Huggins理论
相平衡
模型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浸渍银浆分散性能的影响
浸渍银浆
银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离子液体的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电导性质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非水微乳液 含水微乳液 复配体系 电导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6-441
页数 分类号 O648.23
字数 29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朝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 183 9.0 11.0
2 刘金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65 141 6.0 8.0
3 廖永娟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 14 2.0 3.0
4 韦力瑗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液体
非水微乳液
含水微乳液
复配体系
电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