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罗启锐导演的自传性作品《岁月神偷》,以其"纯正港式情怀"成为近三年来所谓"港片回归"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通过对童年的回望,以怀旧的脉脉温情改写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动荡的历史。本文试图以《岁月神偷》为例,剖析金融海啸之后所谓的"港片回归"潮中香港电影对自身历史的再现与重构方式,同时借重这些港片生产、营销等政经方面材料揭示"港片回归"命名的悖论,更意欲从"电影事实"与"影片事实"的层层缠绕中彰显在日益汹涌强势的大陆资本与文化霸权面前,香港电影在文本内外都仍深陷"再殖民/再国族"二元对立的泥沼,如将其置于文化保育运动这一语境中,更加可见香港这一晚殖民城市的文化认同政治所面临的多重陷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金融海啸时代香港(电影)的自我想象——以《岁月神偷》为例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金融海啸 港片回归 怀旧 60年代 文化保育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J9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威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6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海啸
港片回归
怀旧
60年代
文化保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