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动送钻的目的是使钻头对井底的钻压保持设定的恒压值,实现最优化钻井的目的.当前深井超深井钻机自动送钻是通过绞车、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绳、大钩来进行的,由于绞车、游动系统存在动载,钢丝绳振动,大钩送钻速度明显不均匀,使井底钻压不稳定,难以实现较准确送钻.阐述了绞车游动系统送钻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盘式刹车自动送钻、辅助电机自动送钻方法.提出精确自动送钻的理想方案是采用液压缸送钻系统,采用无绞车液压缸升降式钻机,液压缸系统自动送钻并担负起下钻具任务;也可用绞车起下钻具,液压缸自动送钻方案,彻底消除绞车、游动系统对自动送钻的干扰.
推荐文章
深井超深井钻探工艺技术
深井
超深井
抗高温
抗压
技术方案
信息
综述
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下工具研究
高温高压
深井
超深井
井下工具
压裂酸化
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现状、挑战和“十三五”发展方向
深井
超深井
钻井
技术
进展
挑战
规划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深井超深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研究进展
深井
超深井
高温高压
钻井液
安全密度
井眼稳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井超深井钻机自动送钻研究探讨
来源期刊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自动送钻 液压盘式刹车 辅助电机 液压缸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钻掘设备与器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分类号 P634.3
字数 3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428.2012.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军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23 60 5.0 6.0
2 夏志明 2 7 1.0 2.0
3 刘世家 2 0 0.0 0.0
4 单国峰 3 0 0.0 0.0
5 姜海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动送钻
液压盘式刹车
辅助电机
液压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月刊
1672-7428
11-5063/TD
北京市百万庄2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8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6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