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战国以降,《春秋》学与诗学的关系即已显得非常深切而微妙。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1]在孟子看来,《诗》由于'王者之迹熄'而式微,《春秋》则应运而生,继《诗》代兴。所谓'《诗》亡',当然不是指《诗》文本的失亡,而是指以《诗》为载体的某种传统的没落。徐复观认为这种传统就是所谓'诗教',他说:我认为《诗》亡是指在政治上的'诗教'之亡。……诗教既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失掉了沟通的桥梁,与风谏的作用,统治者因无所鉴戒而刑赏昏乱,被统治者因无所呼吁而备受荼毒,极其至,乱臣贼子相循,使人类在黑暗中失掉行为的方向;于是孔子作《春秋》,辨别是非,赏罚善恶,以史的审判,标示历史发展的大方向。[2]徐复观的这个解释是相当可信的。《春秋》继《诗》而起,是'以史的审判'来替
推荐文章
初论汉代诗歌的忧生之叹
汉代诗歌
忧生之叹
宣泄悲愁
春秋时期的义观念与义利之辨
道德
义利之辨
大义灭亲
论李渔的诗
李渔
篇首诗
咏园林诗
咏剧诗
咏生活俗事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汉代诗家之“取《春秋》”
来源期刊 人文论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发展 被统治者 诗教 历史 审判 传统 王者 统治者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展
被统治者
诗教
历史
审判
传统
王者
统治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论谭
年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