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次在岩溶山地生态重建中引进优质草种——日本岩垂草(Lippia nodiflora(L.)Greene),通过对其盖度、根系特征、径流量和抗侵蚀能力的研究,探讨其在岩溶山地的生态效益,寻求修复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途径,并为日本岩垂草在岩溶山地种植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表明,日本岩垂草对降低地表径流量收效明显,在种植了3个月后,地表径流量已经由110 mm下降到42 mm,下降了62%;抗侵蚀能力强,在同样的雨强和降雨量情况下,其侵蚀量只是传统耕地的5.60%~5.83%;根系生长速度快,密度大,数量多,种植90 d时盖度已达100%.实验证明,日本岩垂草具有优秀的生态修复和生态美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状况.
推荐文章
荒坡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研究
龙须草
生态效益
土温
荒坡地
生态效益及其特性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效益特性
荒坡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研究
龙须草
生态效益
土温
荒坡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岩垂草在岩溶山地的生态效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日本岩垂草 生态效益 覆盖度 土壤侵蚀量 岩溶山地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
页数 分类号 S157.4+33
字数 3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2.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世友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79 1598 20.0 30.0
5 李勇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51 359 10.0 16.0
6 刘小瑜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12 2.0 3.0
7 张远瞩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7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25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本岩垂草
生态效益
覆盖度
土壤侵蚀量
岩溶山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