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N-甲基咪唑、氯代正丁烷、KPF6及NaBF4等为原料,分别在微波和水浴2种加热条件下利用二步法合成出2种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BF4.比较了2种方法在中间体合成及阴离子置换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利用IR,TGA和LSV等方法表征了所得离子液体的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合成的离子液体在物化性质上无明显差异.微波法在合成中间体时可显著缩短反应时间,产率可达90%以上;水浴加热法则更有利于阴离子置换.故采用微波法与水浴加热法相结合的方式合成离子液体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疏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水浴微波合成
疏水性
离子液体
微波合成
优化
手性咪唑酯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物理性能
咪唑
(-)-薄荷醇
手性离子液体
合成
物理性能
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抗氧剂BHT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咪唑
离子液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微波水浴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咪唑离子液体 微波合成 性能表征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数理科学、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4
页数 分类号 O642
字数 4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景印 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 68 929 18.0 27.0
2 刘方方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79 367 10.0 14.0
3 郭玉凤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399 10.0 19.0
4 李娜 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 46 71 5.0 6.0
5 李昌家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7 3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咪唑离子液体
微波合成
性能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1542
13-1225/TS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