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岩是最丰富的沉积岩,而且在含油气系统中既可作为烃源岩、盖层,又可作为页岩气的储集岩.泥岩的许多重要物理化学特性都强烈地受到矿物学、沉积颗粒大小的影响,也受到成岩作用变化(压实作用前及压实作用后)的影响;通常这些特征都是可预测的.泥岩的不同组份反映了输入盆地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水动力离析作用、盆地的原始有机质产量以及沉积物的成岩作用机理(沉淀及分解).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高分辨率观测结果表明,泥岩的组构及矿物具非均质性,这种易变性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有些泥质实际上是由于低能浮力羽状流携带悬浮物沉降分离沉积而成,但泥岩的组构分析表明,悬浮物通常由于波浪、重力驱动以及各种风暴和潮汐推动的单向水流等多重作用而扩散.这种扩散机理意味着,这种具典型的规律性层序组的泥质层序可运用层序地层学来解释.早期的生物扰动作用使泥质均质化,而早期的化学成岩作用可能导致强胶结带的形成,尤其是在地层表面.深埋藏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矿物溶解作用、重结晶作用、矿物再定位及岩化作用特征、以及石油的生成)的特性取决于泥质的沉积特征和早期成岩作用特征.虽然均质泥岩的岩石物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非均质泥岩对于定量描述原油的排替、滞留、运移、油藏的封闭能力、声波的各向异性、以及识别页岩气藏甜点的意义实质上还未涉及.下一步的研究应当是力求调整着重点.
推荐文章
区域性泥岩盖层阻止油气沿输导断裂运移机制及其判别方法
泥岩盖层
输导断裂
活动时期
油气
封闭机制
判别方法
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其研究意义
超压泥岩
封闭性
演化规律
释放期
古龙凹陷
嫩一、二段
青山口组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方法
油气藏
有效烃源岩
识别方法
非均质性
有机质丰度
东营凹陷
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含油气系统
东海盆地
东北
西湖凹陷
浙东中央背斜带
含油气层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油气系统中泥岩多样性的成因及其对烃源岩、盖层、储集岩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