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虽然英国17世纪大诗人约翰·米尔顿宣称《失乐园》是一部为上帝之于人类的做法之正名的作品,然而本文认为该作品是诗人本身对于上帝态度的两股内心互相冲突之力量的彰显.本文将援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诠释诗人在经历命运多舛的一生后,内心既冲突又妥协的矛盾境地.此两种内心力量分别以《失乐园》中的亚当与撒旦为代表.以拉康之人类认知理论之观点来看,撒旦代表“想象期”,强调反抗与自我意志,与诗人之创造力意象与不愿受限的叛逆性格有关.另一方面,诗人的亚当个性,代表“象征期”,是系统、律法之表征,呈现出理性与臣服于上帝(亦即“父之名”)的特性,是种谦卑与接受的价值表现,因而得以维持人类秩序与生命,而这正是英国文艺复兴的诗人们所支持的理念.
推荐文章
Two-way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策略
two-way中继
AF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Two-Way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总功率的功率分配策略
Two-Way中继
中断概率
最小化功率
拉格朗日乘子
功率分配
Two-path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two-path中继
互信息量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od's Two Sons,Milton's Two Selves:Rebell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Paradise Lost
来源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约翰·米尔顿 《失乐园》 拉康理论 "想象期" "象征期"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英国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1
页数 分类号 I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约翰·米尔顿
《失乐园》
拉康理论
"想象期"
"象征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半年刊
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