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摘要: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碳化硼陶瓷微结构零件,用SiC-Al2O3-Y2O3和SiC-ZrO2两种助烧体系进行烧结.分析助烧体系(SiC-Al2O3-Y2O3和SiC-ZrO2)对零件的致密度、相组成、微观组织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助烧剂可有效提高碳化硼制品的烧结性能.采用SiC-Al2O3-Y2O3助烧体系烧结的零件由B4C、SiC、B2YC2和YAG等4种相组成,随烧结温度升高,其致密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 950℃烧结时达到最大值,为97.1%.而采用SiC-ZrO2助烧体系时致密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 240℃达到最大值,为95.1%,相组成为B4C、SiC和ZrB2相.零件的断裂形式都以穿晶断裂为主,含有一定的沿晶断裂.
推荐文章
600碳化硅陶瓷的粉末注射成形及其导电特性
粉末注射成形
碳化硅
电导率
碳化硼微孔喷嘴的注射成形工艺及其表面质量
微注射成形
微孔喷嘴
碳化硼
维氏硬度
碳化硼粒径对可燃毒物成形与烧结性能的影响
钢模成形
锆合金
中空芯块
碳化硼
可燃毒物
稀土氧化物对碳化硼陶瓷性能的影响
碳化硼陶瓷
真空热压
稀土氧化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助烧体系对注射成形碳化硼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碳化硼 微观组织 烧结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1-456
页数 分类号 TQ1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224.2012.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70 3395 35.0 51.0
2 张凯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2 1487 20.0 33.0
3 卢振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187 8.0 13.0
4 王长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末注射成形
碳化硼
微观组织
烧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1673-0224
43-1448/TF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9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76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