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估单侧髋脱位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前倾角的变化,探讨股骨近端横断面上塑形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按Severin和Mckay优和良的标准,回顾性分析2005 ~2008年作者收治的58例单侧髋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均接受联合股骨上段去旋转截骨;手术年龄3 ~15 岁,平均(6.11±2.99 )岁,随访时间3.4 ~6.4年,平均(4.74±0.88)年,随访结束时年龄8.2 ~18.9岁,平均(10.8±2.82)岁.术后通过骨盆前后位平片及侧位片,测量股骨颈干角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股骨头骺板-股骨颈角,并按Ogata方法 测量股骨近端前倾角.随访结束时测量双髋内外旋活动范围.将非手术侧设为对照组.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术后前倾角的演变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股骨前倾角塑形能力相关影响因素;髋关节旋转活动范围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髋脱位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近端在轴位上存在塑形能力,术后前倾角矫正为21.3±2.13,术后1年逐渐改善至 22.9±1.23,随访结束时前倾角为24.7±1.16.②多种因素影响前倾角的塑形,手术时年龄(β=-0.545,P< 0.05)和术后髋臼指数(β=0.349,P<0.01)与前倾角的塑形呈显著相关,术中去旋转截骨度数(β=-0.050,P>0.05)和术后颈干角 (β=0.039,P>0.05)与之相关性较弱.股骨颈-骺板角以及中心边缘角与股骨前倾角的塑形无明显相关关系.③随访结束时,双侧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髋脱位在行一期联合去旋转截骨术后,股骨近端在轴位上有一定的塑形能力,且与手术年龄和术中去旋转角度有密切关系,这为髋脱位术前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