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神经鞘管小间隙套接上臂桡神经离断后,经皮电刺激桡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上臂段桡神经完全离断伤患者,利用人工神经鞘管小间隙套接,保留神经断端2mm间距将神经外膜与管壁缝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周,开始使用NMS-1型低频率脉冲治疗仪经皮电刺激治疗.术后随诊内容:伸腕伸指肌力、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术后12个月伸腕、伸指肌力达M3以上,6个月后神经电位生理检测,电刺激的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较单纯神经端吻合及单纯小间隙套接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恢复时间缩短,波幅增大,按照Ross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83.3%.结论 人工神经鞘管保留一定小间隙套接上臂段桡神经完全离断伤后,经皮电刺激治疗,对促进神经再生疗效明显,电刺激是一种神经康复的促进剂,也是加快神经康复的另一捷径.
推荐文章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腓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腓神经损伤
神经肌肉电刺激
按摩
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
桡神经损伤
肌腱移位
功能重建
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桡神经
创伤和损伤
修复
神经移植
显微外科
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探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神经鞘管结合电刺激治疗桡神经损伤
来源期刊 实用手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经皮电刺激 人工神经鞘管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3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2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722.2012.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献华 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 10 30 3.0 5.0
2 施良森 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 11 50 5.0 7.0
3 郑倍奋 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 9 27 3.0 4.0
4 施文叠 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 6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经皮电刺激
人工神经鞘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手外科杂志
季刊
1671-2722
10-1336/R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南七西路5号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内
8-132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