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国以来,从解决吃饭问题人手,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忻州市粮食产量在波动中提高。已经取得了三次大的突破。第一次是通过“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的3.5亿千克,突破了5亿千克大关;第二次是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面积推广“两杂”优种.使粮食产量由60年代后期的5亿多千克提高到70年代后期的7.5亿千克以上:第三次是通过落实党的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积极推广地膜等新材料和磷肥的使用,使粮食产量由70年代后期的7.5亿千克,提高到80年代后期的10亿千克以上;此后,即是通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配套输入、综合应用.使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达到12亿千克;进入21世纪,在中央连续八个一号文件的调动下.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加之“老天”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一次次取得新的突破,2011年粮食产量突破30亿大关,就全市目前粮食供求水平数量基本得到满足。
推荐文章
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途径
农民收入
现状
有效途径
增加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收入
农民
必要性
现状
制约因素
龙岩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龙岩市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展特用玉米是增加忻州市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忻州市 特用玉米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生产条件 粮食产量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农经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5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洁宇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民收入
忻州市
特用玉米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生产条件
粮食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15-1098/Z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16-3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