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伴随式(Syndrome)的具有抗差错性能的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在不增加编码端复杂度的前提下,设计一种新的基于伴随式的编码器,使其同时具有压缩和抗差错的性能;其次,设计相应的译码器,并改进现有的联合译码算法,在译码中引入新的信息交互过程,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性能优于现有的基于伴随式的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的性能,而且在信噪比较高时,该方案的性能也优于基于校验位(Parity)的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性能.
推荐文章
信道最优的变换编码--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一种新方法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Shannon分离理论
信道最优的变换编码
方法
DRM系统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DRM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SBR
LZW-RS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在水声通信中的性能研究
LZW
无损压缩
RS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浮标无线通信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性能
浮标无线通信
战场环境
不等差错保护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伴随式的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来源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伴随式 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级联编码 抗差错性能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91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荣科 79 339 9.0 14.0
2 王岩 48 269 10.0 13.0
3 潘旭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伴随式
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级联编码
抗差错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月刊
1001-5965
11-2625/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99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