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 (Zn3[Co(CN)6]2·xZnCl2·yH2O·zL(L代表有机配体)),进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二元醇(DLL400)、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丙烷(PO)阴离子开环共聚反应,合成了PA-DLL400-PO共聚物,并探讨了共聚反应的机理.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果显示,PA-DLL400-PO共聚物为分子中含有醚基和酯基的端羟基聚醚酯;TG和DSC分析结果显示,PA-DLL400-PO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P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即分子链中刚性链段(苯基)比例的增加有利于热稳定性的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76~-23℃,且随PA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
推荐文章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苯基缩水甘油醚
三元共聚
新型可溶性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聚氨酯酰亚胺
多嵌段共聚物
合成
可溶性
稀土三元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的三元共聚合研究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环氧环己烷
三元共聚
稀土三元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邻苯二甲酸酐-聚醚二元醇-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酐 聚醚二元醇 环氧丙烷 共聚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3
页数 分类号 TQ316.341
字数 24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44.2012.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心葵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07 1641 22.0 35.0
2 李其峰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9 335 9.0 17.0
3 亢茂青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97 937 16.0 25.0
4 殷宁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47 386 13.0 17.0
5 杜辉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0 90 5.0 9.0
6 刘振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6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酐
聚醚二元醇
环氧丙烷
共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