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辛普森案是美国形式主义法治的典型,该案似乎向世人暗示:'坏人'未必受到制裁,'好人'也未必一定得到法律的保护。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只是人们的主观评价,在司法语境中,'坏人'和'好人'必须通过证据的佐证才能成立。辛普森一案显示,犯罪嫌疑人的'坏人'形象完全可能是控方通过媒体塑造出来的,而媒体所塑造的'坏人'形象未必就是真正的'坏人'。美国式的程序正义的核心在于:如果控方不能通过举证排除合理怀疑,那么,陪审团就可以判定被告无罪,即使被告是个真正的'坏人'。程序正义背后的理性算计在于:放纵'坏人'是为了不冤枉'好人',也就是说,放纵'坏人'是程序正义的对价。
推荐文章
简析美国刑事再审程序——以辛普森杀妻案为例
无罪判决
刑事再审程序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辛普森杀妻案
寻找实现程序正义的舞台
程序规则
程序正义
行政程序
H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纵“坏人”:程序正义的对价——读《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
来源期刊 岳麓法学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辛普森案 程序正义 陪审团 “坏人”
年,卷(期) ylfxpl_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4
页数 8页 分类号 D97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林敏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23 3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辛普森案
程序正义
陪审团
“坏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岳麓法学评论
年刊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