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共问题借助单纯案件中的某些因素进入到审判中,并且无限扩大进而取代了法律事实,使得法院在某种意义上对公共问题做出了裁判.这一方面使得个案中的当事人因为公共问题而承担额外的责任,不利于个案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单纯的个案不容易客观的反应公共问题的本质,容易激化公共问题.在这种类型的案件中,“单一身份”的认同所造成的群体之间的对立是主要原因.因此法院有必要区分案件“恰当的素材集合”和“公共问题素材”,并寻找“共同身份”重新架构对立双方的交流平台.
推荐文章
校园伤害案件若干焦点问题研究
校园伤害案件
监护
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
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中的公德问题
公共空间
公共意识
公德
私人空间
发达国家
公共场合
众声喧哗
尊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余的素材:徘徊在公共问题与单纯案件之间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公共问题 单一身份 案件素材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司法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10
页数 分类号 D9
字数 11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亚凝 厦门大学法学院 8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问题
单一身份
案件素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