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Al镇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为研究对象,比较用金相法和提取法观察夹杂物二维和三维形态的不同及其优缺点.研究表明:采用以甲醇为主要溶剂的有机溶液体系提取钢中夹杂物,可得到完整三维形貌的团簇Al2O3;与传统金相法相比,可以无损伤提取并得到夹杂物完整三维形貌、结构和外部成分,对于有效控制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而去除有害非金属夹杂物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提取法无法得到夹杂物内部的信息;金相法可以弥补提取法的部分不足,通过金相法观察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可以得到夹杂物某一截面的内部信息,对于判断夹杂物形成及转变过程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合理结合两种夹杂物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得到夹杂物的多方面信息,对有效控制夹杂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推荐文章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图像分形维数的研究
非金属夹杂物
分形
计盒维数
MATLAB
304奥氏体不锈钢铸锭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不锈钢
模铸
非金属夹杂物
示踪剂
20MnSi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
20MnSi钢
夹杂物
性能
65钢的非金属夹杂物控制
65钢
非金属夹杂物
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镇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二维和三维形态差异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钢铁钒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镇静钢 非金属夹杂物 金相法 提取法 形貌差异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钢铁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9
页数 分类号 TF111.15|TF111.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燕平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45 1582 18.0 26.0
2 王敏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95 419 11.0 14.0
3 田永华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 10 1.0 2.0
4 阮文康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镇静钢
非金属夹杂物
金相法
提取法
形貌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钒钛
双月刊
1004-7638
51-1245/TF
大16开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