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和酸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25例受试者行胃镜检查,随后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并检测进食标准试验餐后的动态食管pH值变化.比较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患者之间的食管动力和餐后食管酸反流时间的差异.同时按DeMeester评分将受试者分为非酸反流组和酸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之间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食管pH<4的时间和DeMeeste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伴食管损伤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不伴食管损伤组(31.9 mm Hg比64.2 mm Hg,1 mm Hg=0.133 kPa;Z=-2.37,P=0.02).酸反流组和非酸反流组之间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酸反流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非酸反流组(36.4 mm Hg比71.8mm Hg;Z=2.25,P=0.02).结论 GERD患者LES压力及食管酸反流与食管损伤之间无显著关系,食管蠕动性收缩功能可能与食管损伤及酸反流有关.
推荐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
无效食管运动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远端食管酸暴露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的相关性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损伤
食管动力
酸反流
相关性
从湿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
食管瘅
化湿
燥湿
收湿
祛湿
胃食管反流病小科普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运动障碍 食管pH测定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4-678
页数 分类号 R571
字数 3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2.10.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4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4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食管反流
食管运动障碍
食管pH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