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近来流行网络的"X不是A而是B"新构式的形成机制。"X不是A而是B"新构式的形成依赖的是"作用和功能指代事物"的转喻思维,其运作的内在机理是A和B发生了外延内涵的传承。"X不是A而是B"递进表达式的形成的动因是追求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新颖性。典型的递进结构的部分成分在"相邻吸纳"原则的作用下隐去,从而形成新的"X不是A而是B"递进表达式。
推荐文章
“X侠”构式的演化与认知机制
“X侠”
构式语法
演化
概念整合
“微 X”构式的认知模型分析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原型效应
"微X"构式
统计学习
基于认知视角研究英语‘Way’构式语义生成机制
英语‘Way’构式
构式语法
转喻压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不是A而是B”新构式的认知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汉语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X不是A而是B”新构式 内涵外延传承 相邻吸纳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磊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部 10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不是A而是B”新构式
内涵外延传承
相邻吸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汉语学报
半年刊
16开
福建省厦门翔安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6
论文1v1指导